[音樂會]3D肢體狂想曲 -春之祭

星期天去中正廟(現稱自由廣場)聽這場演奏會"3D肢體狂想曲-春之祭",算是一個結合3滴和音樂及表演藝術的組合,感覺就是有吃又有拿...,就號招"知青團"來去助陣。但我想"德布希"和"史特拉溫斯基"的曲子實在不夠通俗,所以不容易聽,有點硬,再加上那個3滴眼鏡載上去後看到畫面感覺更抽象,以至於Ben給了一個負評。


但回歸音樂面來說,我個人是認為表演音樂是成功的,只是德布希的風格都是太靜了,很多很多的舖陳,都為了最後段暫的炫爛,其實我第一次聽"海"交響詩也有類似的感覺,和預期的"海"不太一樣,但把3段主題加進去思考以後,就會比較"懂聽"。

另一段斯特拉溫斯基的"春之祭",風格性質也有類似的情況,但加半場加了3D眼鏡,多了舞者和多媒體藝術,以致於大家把注意都集中到"視覺"上,但"春之祭"的故事卻是那麼詭異,單聽音樂聽不出來,看了畫面以後反倒更抽離,完全沒有進入"異教活祭犧牲"的聯想,太抽象的結果,還是得拿出解讀,了解故事的背後,專注在音樂上,否則就會"不舒服"。

我自己覺得算是水準之上,但畫面到底應該要做到"限制想像",還是"抽離想像"這點是它們應該思考的,但這次算是畫面壓過了音樂性,不能算是成功,但畢竟這是實驗性質,我想未來,會有更多的點子,表現方式會從這裡出發的。

PS.這場指揮Brud Lubman感覺超投入的,我很欣賞

留言

Unknown寫道…
難看死了, 根本是花錢去看高檔的螢幕保護程式
忍太郎寫道…
這就代表你還未夠班啦,要多聽德布希喔..
匿名表示…
其實一直以來德布西給我的感受(也一直是我不願意離開的印象),是一種在夏天的下午,踩在柔軟微溼的草地上、在充滿了爛熟果香和賀爾蒙的氣味中一直旋轉共舞,眼中不得條線只見光影的fu~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電視]台灣壹百種味道 - 美食地圖

[手機] ASUS Zenfone 4 型號&比較表

[電視]南方四賤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