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心得]台北聽障奧運開幕式

今天輪狀病毒暫時休兵,讓繞塞總算平靜一點,但怕突發事件,還是只能待在家裡看電視。剛好看完聽障奧運的開幕式,也去PTT看了一下大家的評價,老實說負評比正面評價多蠻多的,我和信榮在看電視的同時,也是一面看一面批評,我覺得我可以歸納幾個結論 - 主題、 連貫性、創意、效益及熱情。

主題,即使是聽奧,觀眾大多數人還是耳朵沒問題,可是音效這部分卻弱掉,反之,如果是為聽障者所強調的視覺效果,又覺得不夠,主舞台似乎只佔場館的一小部分,顯得畫面不夠,拿掉聲音又覺得表演冗長,很多場段也都沒有手語的介紹,其實沒有完全符合"聽奧"主題。

連貫性,從第一幕 - 優人神鼓,到中間的海洋女神、稻田/牧童與牛,最後接到阿妹演唱 聽得見的夢想,然後突然有"千手觀音"還有Q版公仔加 食物大雜繪,其實連貫性蠻有爭議的,很多主題有硬加上去的感覺,也串接不起來,實在不讓人覺得精彩。

創意是有,但用對地方的少,大概只有點燃聖火的片段比較酷,大家都知道台北是文化大熔爐,但作創意表演不應該是大雜繪,這樣的創意實在沒有真的用對地方,牧童與牛其實不算台灣概念,阿妹沒有必要從天而降、好神公仔在嘉年華裡變得可有可無,非常可惜。

最不及格的還是經濟效益,聽障奧運用最多的錢、做了最少的事,一面旗子要2隊人馬接,幾百個人的海浪,稻草的演出不到幾秒鐘,主角完全放在林嘉綺的演的女神,北一女的出場也只是點綴,明明最大的排場就是要有視覺震撼,但在聽奧,就是會在蓮花附近看到滿滿的移動人潮,非常掃興。最大的優點,應該只能說用那麼多人可以振興經濟,避免失業吧~

熱情不夠,PTT的鄉民居然說"台北人最大的特色、就是外表冷淡內心狂熱",這就表達出聽奧這次的問題點,不管是不是聽障,活動和觀眾的互動少,觀眾自然沒有任何回饋,連觀眾的表情都是冷冷的,台灣人號稱"熱情",卻在這場盛會裡面看不到,連那個芒果冰、牛肉麵"跳進去"的畫面,只有把觀眾逗"冷",我只感覺到觀眾尷尬的微笑。

雖然我們肯定這些演出者的奉獻,但相對於北京奧運的"嘩眾取寵般的華麗",高雄世運的雖然"不完美卻熱血沸騰",這次的聽奧實在"曲高和寡",太以藝術性自居反而迷失了。再來還是期待選手們的表現,畢竟他們才是真正的主角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電視]台灣壹百種味道 - 美食地圖

[手機] ASUS Zenfone 4 型號&比較表

[電視]南方四賤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