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電影]賽德克 巴萊

看 賽德克巴萊,一部沒有絕對的片子,內心充滿疑感與感傷,這樣的歷史杯具悲劇,尤其是故事中的原住民的所做所為,某種程度極度挑戰現代人的價值觀與生命觀,所以才會引起這麼多的討論與爭議。之前朋友中比較懂歷史的朋友,就有人抱著反對看"殺人屠夫",而拒看"這部電影",因為這段歷史在一般人台灣人或原住民的眼中,似乎有被"英雄化"、"神格化"的現象,所以他們也很怕導演為了故事而斷送真相。

不過我認為導演是魏德聖,是為了成就他的夢想,在看過海角七號兩遍後,強烈的覺得,這或許就是新台灣電影的樣子。"賽德克巴萊"短短五分鐘的試拍片,大概就知道"他有能力做對的事",在當初的"開鏡紀念套票"開拍時就很熱血的贊助這部兩年後才能上映的電影。

賽德克 巴萊
在開拍的過程中,賽德克巴萊的正邪爭議就一直沒停過,但正因為他是這樣的人,這部片子才吸引人,這種充爭議的悲劇人物,就是要看導演怎麼交待故事,交待內涵,交代認同,也交待信仰,尤其是在種大時代的戰爭背景下。

雖然賽德克巴萊上下集分別為太陽旗和彩虹橋,但實際上焦點還是放在原住民族的變化,我們由這些賽德克族的民族性、環境、生存、信仰、文化,直到日軍進犯之後的改變,才知道原來不同民族面對 事情的解決方式本來就不會一樣 ,出草獵人頭不單單只能用現代這種砍砍殺殺的眼光來看待,身為高山民族,本來就應該有保護自己生存的能力,否則又如何去對抗猛獸及天災呢? 何況它還有更多信仰和儀式上的意義。

所以,如果把觀賞角度設定在商業電影,對這部影片就會有點失望,覺得故事的出場人物太多,情節交待不完整,沒有正邪對立,更沒有標準的結局,讓人反而覺得拖泥帶水,加上未臻完美的特效,輕微搶戲的配樂和歌唱,過多的歷史上的交待,讓它偏向紀錄片形式,情緒不會一直連貫,也就沒辦法像其它好萊塢片,那麼輕易就達到煸情、摧淚的目的。

不過,以傳承的角度看這部片,我感受最深的是文字之美,照理說賽德克族應該沒有"文字",但是語言無法意會的,卻透過字幕卻讓 語言轉化變成一種自然,我不知道真實的人物是怎麼講的,但在這個故事裡,處處都充滿了哲理,也不會堅澀難懂,我猜這些都是由魏德聖/嚴云農所創作出來的,能用漢人的語言,把原住民的意涵表達這麼清楚,魏導絕對是下過一番苦工去了解賽德克族的文化內涵,而且想透過電影表達出來。

另外,在導演巴萊裡面,魏德聖更提到了很多他自己內心的爭扎與選擇,畢竟這個故事影響了兩個國家及多個原住民亞族,所以當過份的設定立場,或是強調正邪之分時,更害怕造成現實生活上的對立、或是仇恨(ex. 美國人就醬),魏導在看過各種史料後,最終還是讓劇本保留接近最真實、也最客觀的呈現方式,因為他的目的就是要透過鏡頭告訴大家這個故事,讓大家真實的身在這樣的故事裡,而得到啟發。如果自已是身處在那樣的環境下,又會怎麼選擇?  又能怎麼選擇? 真的能放棄信念嗎? 抵擋不過命運時,誓死如歸的獵人,至少獲得了驕傲,或許這就是賽德克族的生存之道~

當這個故事真實呈現,每個人都知道這段歷史,善惡爭議早已不是問題,而是更深的體認,虛心地去接受它。至少魏導做到這點,完成了自己的夢想,我想這就是賽德克巴萊,實現信念的 真正的人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電視]台灣壹百種味道 - 美食地圖

[手機] ASUS Zenfone 4 型號&比較表

日本有退稅/免稅的 Mont-bell